2011/05/14 袁寧均 / 台北報導  

上一堂協會理事長鍾鎮城教授主講的「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課程中,大家看了許多關於新移民在台的各項統計數據,在體會周遭新移民逐漸增多的同時,亦可感受多元文化的融入與新移民躍動的生命力,原來我們和新移民的距離其實是天涯咫尺。 

進入課程之前,秘書長黃湘玲老師首先介紹了自己的華語教學背景,她目前也擔任嘉義市嘉北國小閱讀教師,身處於第一、第二語言教學之間,教學經驗相當豐富。為了進一步認識本期的志工團隊,秘書長分別請友文、嫣伶、錫全、鎧嘉、淑麗、秋鑾、寧均等七位志工老師分享自己的背景、動機與期望。 

20110521-04.jpg  

特別的是,本期的志工團隊有華語文教學系所的同學和具有華語教學經驗的新血老師加入,加上多位深具不同專業的老師都有長期投入志工服務的背景,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卻因為共同的目標凝聚一起,那就是為新移民教育無私的協助與付出,激盪出美麗的火花。 

在接下來的「華語教學課程設計」培訓課程裡,秘書長首先以「登高遠眺」的精神和志工老師分享,從不同的高度和角度,帶領大家認識新移民課程設計;再根據新移民華語教學實務經驗提出四個面向和志工老們共同來討論: 

一、全球化的華語課程思維 

對於華語教師而言,「教什麼」永遠是最為迫切的需求,所以,尋求合適的新移民中文教材成了首要考量。然而,當教師拿到教材後,「怎麼教」也是另一個思索的議題,因為其中牽涉了課程設計、班級經營、教學評量等多方面向,還需要教師不斷反思是「為何教」。因此,「教什麼、為何教、怎麼教」則成了教師為新移民課程設計的思考與選擇之規準。 

二、在地化的華語課程元素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由全球化與在地化兩個概念組合而成,將此概念導入華語課程,則全球化可提供教師綜觀學習者在國際間移動的現象,在地化則可顧及各地文化及差異性,並引導學習群體形成自我認同。教師可從教學域資源、學習者背景以及在地需求來思考並設計課程。 

三、學生本位的華語課程設計 

    以往多由教師主導課程,學生往往只能被動的接收。但是,當華語課程具備短期學時、整合性需求,以及混能組成這些特色時,以「學生」為本位的課程設計,將更貼近學習者的需求,其特點有:主動學習、合作學習、過程導向的教與學。另外,針對聽、說、讀、寫等語言綜合能力的課程設計,其比例如何分配也仰賴教師的專業設計。  

四、紙本數位混搭課程實踐 

華語課程將電腦科技納為教學資源時,是為了顧及學生個別差異,並將學習概念延伸至課堂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達到自學的目的。但在課程實踐時,仍需考慮學生的資訊素養,並符合語言學習的目的,才能貼切學習者的需求。 

秘書長以線上華語學習平台─「Chinese Blvd (華語街)/http://goo.gl/3tpVI為例,利用影片、mp3、識字遊戲和句子練習等多樣化教材,除了可穩固學習者的對華語句型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習者的自學能力,讓新移民在家也能輕鬆自學華語。

 

 

20110521-0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TL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