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簡伶潔 報導】

在21世紀現今,資訊世代不斷越界跨國移動下,究竟移民、華語學習、數位科技,這些元素會交織出什麼面貌的學習脈動?社團法人台灣來去華語協會於4月14、15日連續兩天在高雄都新移民家庭中心舉辦了14場研討講座。講座場次集結了各相關的移民組織團體,包含政府單位、非營利組織管理者、跨國移民、 移民華語教師、媒體工作者、小學校長及學者等。

IMG_0129

理事長鍾鎮城表示:「這場活動最大意義,在開啟移民服務組織與民眾間的對話交流,藉此建立起資源的連結與信任感。」

上午場次,首先由內政部移民署高雄市第一服務站汪富琪視察,說明目前移民在台輔導照顧的運作,她指出「在國際移民增長,多於自然人口增長的現況下,政府單位更應全盤思考移民人口的政策規劃。」

緊接著,鍾理事長透過分析近幾年來,在台移民華語學習者的年齡、性別、社會背景、學習差異、學習需求與跨界合作等現象,提出「以人文關懷為主軸,融入數位華語學習」的教學模式與學習策略的必要性。以學習差異方面來說,台灣來去華語協會去年服務總人次達176人,其中五成多的學員,華語學習時數超過120個小時,而為了彌補語言學習上的落差與移民華語班級的常態混能現象,數位華語學習平台,提供了另一個華語學習的接近性。

 IMG_0096

這場講座中四方報的特殊性,使得第一天的講座議題,更顯豐富。總編輯張正以佛雷勒(Paulo Freire)所說過的話,堅持「讓被壓迫者發展自己的語言詞彙去述說世界」為開頭,說明四方報的辦報立場。張正說:「四方報是為在台的外籍勞工讀者,建構一個可以抒發情感,彼此交流的平台。」

IMG_0075  

下午講座場次,著重於實務教學的交流,天主教善牧基金會高雄中心李碧琪主任,分享「小而美」的數位課程培力服務。限於資源與場地的限制,善牧必須思考,如何利用僅有的五台電腦,創造出多元需求的數位學習。在執行過程中發現,自我充實、聯絡家人、工作需要及為孩子而學習,皆為主要的電腦學習動機。未來,也將嘗試著以網拍、行銷、尋找工作等實際應用的面向來規劃。

IMG_0245  

移民數位華語課程在非營利組織運作下的挑戰,不但有城鄉差距且包含數位資源的募集,以及招募而來的電腦設備可能面臨良莠不齊的狀況;同時移民學習者資訊素養的落差,也都考驗著教師的專業知能,將如何同時面對華語與數位學習的挑戰!精彩議題在各方熱烈反應討論下完結,激起無數火花和未來可能性。

arrow
arrow

    ATL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