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來去華語協會秘書長  黃湘玲】

靜謐夜色裡,機車聲划過田野,停止在廣興國小。6點50分,小虹把機車停妥在國小的主建築前,開心地和同學打招呼。「小虹,你兒子今晚沒來嗎?」「有啊!他剛剛去跟主任打招呼了。」每晚7點不到,一群等待上課的移民媽媽總是群聚在校園裡,討論功課的討論功課,關心彼此的關心彼此。小虹,雖然屬於中級班,但是人緣極好,無論是初級班或高級班,都有熟識的朋友,因而總會相互關懷彼此的近況。

從印尼嫁至台灣已經7、8年了,小虹在高雄農場擔任導覽員,她曾在班上自我介紹時說道:「如果小朋友來農場,我會負責解說,我會告訴小朋友:『我不是台灣人,所以國語不標準』……如果不需要解說,我就會幫忙整理房間……」對於農場工作十分盡心盡力的小虹,因為需要經常「說華語」,因此,對於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更為在意,也是職能需求,她在華語課格外認真,老師課堂上補充的資料,她會逐一筆記並發問。

有一回,老師帶了一本繪本《永遠愛你》,並將全班分組,3人一組共同朗讀這個故事。這個任務聽起來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利用下課後的時間互相討論。小虹也遇到這樣的挑戰,她與同組的姊妹平日難有時間交集,大家白天工作,晚上必定回家照顧家裡。那麼,要如何一起朗讀呢?她有了個好點子。「小雪!阿妹!我們週日去中正湖讀書好嗎?」於是,假日時分,移民姊妹在美濃著名觀光景點,齊聲朗讀《永遠愛你》。對小虹來說,能夠在課堂外的時間與同學相互切磋,是從沒想過的事情。試驗過一回後,她喜歡這樣的互動關係,也就經常利用課前或課後討論功課。 一天晚上,小虹必須加班,所以無法上課,她抽空打電話向老師請假,待忙完農場工作回家後,已是8點左右,匆忙洗個澡,吃頓飯。抬頭看了看時鐘,還有半小時。她拎著書包,騎著機車往廣興國小衝去,進到教室時,頭髮上的水珠滴落在衣領,老師訝異的看著她:「小虹,你不是說今晚不能來嗎?」「對啊!我剛下班,我要過來抄寫今天的功課。」話剛說完,老師滿臉感動。這是小虹,一個來自印尼的華僑,育有兩個兒子,華語學習對她來說,早已超越親職教育,即便年過四十,但她仍不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總是努力完成一切。而她對於華語學習的想法,或許可從其作文中窺見一二:

我覺得老師會帶我們的心,而且這套教材完整且豐富,所以我學得很快樂。最後,我要說:「老師!感謝妳這一段時間的付出。辛苦了!如果還有機會,我還要當妳的學生,好好跟你學習。」


本文章同時刊載於台灣立報〈遇見,我們的移民故事1:農場裡的奇女子〉

arrow
arrow

    ATL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